|
七、對外開放和旅游業 對外貿易發展加快,出口總值快速增長。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18.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47%。其中出口總值15.86億美元,增長56.54%;進口總值2.85億美元,增長4.33%。市屬企業出口貿易強勁增長。在進出口總值中,市屬企業完成進出口總值13.77億美元,增長47.89%。其中出口總值11.49億美元,增長60.87%,市屬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的61.41%,比上年上升5.88個百分點;進口總值2.3億美元,增長5.65%。 外資引進大幅增長。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3家,合同外資額7.08億美元,增長41.59%。全年外商直接投資2.26億美元,增長82.85%。年末全市實有三資企業619家,建成投產445家。 境內招商引資勢頭良好。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深入開展“百企入邕”和“央企入邕”活動。全年南寧市與外地簽訂的投資合同資金達614.87億元,比上年增加95.12億元,增長18.3%。實際到位內資336.07億元,增加79.94億元,增長31.21%。外地在南寧投資億元以上項目有121個,主要投向制造業、房地產開發等行業。 開發區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大力拓展發展空間,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實現較快增長。年末三個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5841家,比上年末增加867家;財政收入16.15億元,比上年增長30.93%,比全市高4.19個百分點,占全市財政收入比重由上年8.18%上升到8.4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2.19億元,增長38.39%,比全市高10.94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比由上年26.07%上升到28.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81億元,增長28.93%,比全市高5.15個百分點,占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上年4.34%上升到13.82%。 南寧高新技術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4506家,其中當年新進企業331家;實現財政收入9.58億元,比上年增長25.5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0.73億元,增長34.5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75億元,增長30.56%。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1131家,其中當年新進企業510家;實現財政收入5.31億元,比上年增長40.9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9.87億元,增長42.0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5億元,增長25.76%。 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累計入區企業204家,其中當年新進入企業26家;實現財政收入1.26億元,比上年增長34.5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59億元,增長48.7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1億元,增長30.38%。 國內旅游保持增長態勢,國際旅游略有下降。全年共接待國內旅游者2558.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3%;國內旅游收入141.21億元,增長23.63%。接待境外旅游者13.85萬人次,下降1.87%。其中,外國游客10.38萬人次,增長0.8%;港、澳、臺同胞3.47萬人次,下降9.16%。國際旅游收入0.41億美元,下降1.07%。年末全市共擁有星級賓館82家,比上年減少2家。旅行社72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0家。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增加。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91.17億元,增收40.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74%,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52%,比重比上年提高0.67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2.88億元,增長32.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69.6億元,增長28.45%。全市地方財政支出165.22億元,增長39.94%。財政支出中投向公共領域和改善民生的資金增加。其中社會保障支出19.69億元,增長22.11%;教育支出25.54億元,增長26.85%;醫療衛生支出10.34億元,增長51.83%。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年末全市有金融機構16家,營業網點839個。存貸款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20.48億元,比年初增加448.97億元,增長23.99%。其中企業存款余額937.52億元,增加251.96億元,增長36.7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888.65億元,比年初增加173.56億元,增長24.27%;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316.63億元,比年初增加415.23億元,增長21.63%;全年銀行現金收入3527.46億元,現金支出3448.26億元,收支相抵回籠現金79.19億元。 保險市場不斷擴大。年末全市有各類保險公司25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財險公司14家,壽險公司11家。全年保費收入33.68億元,比上年增長27.5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1.84億元,增長9.42%;壽險保費收入21.83億元,增長40.19%。全年各項保險賠款及給付10.31億元,增長11.47%。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隊伍壯大,科技成果顯著。年末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71萬人,比上年增長4.71%。全市共組織實施國家級火炬項目14項,重點成果推廣項目12項,自治區和市創新項目420項,年內安排市級科技項目185項,市級科技項目總投資4.87億元,全年重點技術創新項目43項,重點新產品試產項目61項。全年獲得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17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8項,通過市級以上鑒定的科技成果43項,其中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領先水平20項,國內先進水平19項,區內領先水平1項。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3項,合同金額612萬元。全年專利申請95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37件;獲得授權專利488件,其中發明專利64件。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市共擁有研究生培養單位6個,全年招收研究生3638人,比上年增加319人,在校研究生10089人,增加894人,畢業生2671人;普通高等院校28所,全年招生7.59萬人,增加0.33萬人,在校學生22.91萬人,畢業生5.7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03所,全年招生6.89萬人,增加0.89萬人,在校學生16.28萬人,比上年增加1.83萬人,畢業生4.11萬人;技工學校19所,全年招生1.45萬人,減少0.04萬人,在校學生3.6萬人,增加0.29萬人,畢業生0.96萬人;普通中學364所,全年招生13.57萬人,在校學生39.31萬人,下降2.25%。其中普通高中86所,全年招生4.12萬人,增加0.15萬人,在校學生11.62萬人,增長3.94%,畢業生3.22萬人;初中278所,全年招生9.44萬人,減少0.13萬人,在校學生27.69萬人,下降4.78%,畢業生9.77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學生0.22萬人。小學1571所,全年招生8.79萬人,減少0.62萬人,在校學生53.65萬人,下降1.94%。全市初中畢業升學率82.5%,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市區初中畢業升學率90%,全市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99.63%。幼兒園在園幼兒人數15.23萬人,增長5.86%。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繁榮活躍。年內成功地舉辦了第十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大型文藝表演《錦繡壯鄉》演出、“友誼歡歌2008·中泰南寧歌會”等一系列國內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在各項文藝評獎中,歌曲作品《感恩》榮獲全國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報答祖國》、《感恩》分別榮獲第三屆廣西音樂金鐘獎“歌曲作品獎”和“作品榮譽獎”;《信念》榮獲歌頌黨的“十七大”主題歌詞征集大賽一等獎;散文《父親傳》獲廣西第六屆“金嗓子”青年文學獎;小說《青繡球》獲《中國作家》第四屆“金秋之旅”征文比賽銅獎;民俗表演《繡球龍》獲第五屆世界華人文化藝術聯合會藝術節金獎、香港第五屆“金色年華”邀請賽金獎、中國-東盟中老年藝術盛典決賽金獎;電視片《開臉》獲第三屆女性風采優秀電視作品展播二等獎、《母愛的天空》獲第三屆女性風采優秀電視作品展播三等獎。2008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7個,全年文藝演出1809場,觀眾達250.6萬人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6個,圖書總藏量4325.4千冊、件。博物館5個。文化館12個。鄉鎮文化站101個。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4.38%,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7.26%。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069.44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68.75萬戶。 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水平繼續提高。年末全市共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242個(含個體),其中醫院、衛生院201個,門診部(所)1938個(含個體),婦幼衛生機構9個,醫院、衛生院病床位2.11萬張,比上年增加0.18萬張。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12萬人(含個體),其中執業醫師1.05萬人。衛生保健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城區已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1個,比上年增加17個,全市有農村衛生室1983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全市1392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433.35萬人,比上年增長34.25%,占農業人口的86.2%。傳染病的控制與管理取得較好成效,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比較穩定的較低水平,全市無重大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衛生防疫取得較好成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保持較高水平,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市區為98.85%,縣區農村為97.73%。公民無償獻血意識進一步增強,全市無償獻血者10.3萬人次,獻血總量3689萬毫升,比上年增加648萬毫升。年內為2032名生活困難的肺結核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為95名城鄉貧困危重孕產婦提供免費救助。 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實力進一步增強。年內成功舉辦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南寧市傳遞活動、南寧市紀念毛澤東主席冬泳邕江50周年活動、2008年全國龍舟月第十六屆“屈原杯”全國龍舟錦標賽暨第五屆南寧國際龍舟邀請賽等68項體育活動賽事。南寧市運動員在參加國際比賽中共奪金牌7枚、銀牌4枚、銅牌1枚;參加全國性比賽中奪金牌18枚、銀牌6枚、銅牌9枚;參加自治區比賽中奪金牌162枚、銀牌125枚、銅牌78枚。創世界記錄1項,創全國記錄2項。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全年舉辦各級各類運動會、單項比賽和健身活動達857項次,參與人數350萬人次,參與活動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52%。在全市中小學校宣傳和倡導青少年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鍛煉,全市中小學在校學生體育達標率95.1%。 十一、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年內共安排城市建設項目526項,其中新開工117項,全年城市建設工程完成投資60.45億元,增長10.75%。城市道路網絡及橋梁、城市內河整治、市政公用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加快五象新區、中國-東盟商務區、鳳嶺片路網建設,完善市區道路交通網絡,打通金浦路西一里等12條斷頭路并全部通車,建成6座人行過街天橋并投入使用,完成79條小街小巷改造。年末實有道路長度1117.3公里,增加28.3公里;道路面積 2489萬平方米,增加142萬平方米。城市承載能力不斷提高,城市輻射能力繼續加強。 城市公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年末市區擁有公共汽車營運線路133條,運營線路長度2196公里,新增65公里。擁有公交營運車輛2567臺,增加192臺,全年客運量5.35億人次,增長10.13%。擁有大小出租汽車4332輛,增加973輛。全市用電量94.17億千瓦時,增長8.27%,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9.73億千瓦時,增長17.12%。年末實有天然氣供氣管道長度1615公里,新增371公里,管道燃氣用戶9.2萬戶,新增3.11萬戶,增長51.22%,天然氣供氣總量1966萬立方米,增加1348萬立方米,增長2.18倍;液化石油氣用戶58.95萬戶,新增9.73萬戶,增長19.77%,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8.21萬噸,增加0.3萬噸,增長3.82%。全年自來水供水總量3.13億立方米,增長13.06%,水質綜合合格率99.98%。 城市綠化建設不斷推進,園林綠化建設取得新成效。圍繞建設生態南寧,多渠道籌集資金,多形式實施種植,全年投入資金1.7億元,種植喬木202.84萬株,種植朱槿(三角梅)119.29萬株;全市義務植樹968萬株,其中,生態造林建設39.83萬株,面積164.9公頃;全年生產鮮花792萬盆,其中,市區街道綠地種植鮮花292萬盆;完成機場高速路、竹溪大道、白沙大道、會展邊坡、瑯東汽車站邊坡等路段的園林彩化工程,城市園林景觀的綠化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免費開放人民公園、金花茶公園、石門森林公園、獅山公園、新秀公園等市內五大公園,讓廣大市民享受園林綠化建設帶來的實惠。年末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6029公頃,綠化覆蓋面積6979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9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29平方米。 重點推進污染減排,環境質量保持較好水平。全年加大對重點污染行業治理力度,年內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71項。全市47家產能超過1萬噸的廢紙造紙企業,全部新建了廢水生化處理工程設施和COD在線監控裝置,率先在全區實現廢紙造紙行業生產企業廢水處理工程設施升級換代;全市13家制糖企業新建了末端廢水生化治理設施,全市17家制糖企業廢水生化治理設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實現了全市造紙、制糖、淀粉、酒精重點行業環保治理設施的升級換代。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年內,關閉造紙廠落后制漿生產線4條;關閉產能低于1萬噸的廢紙造紙企業101家;關停水泥立窯廠2家;關停磚廠17家;淘汰淀粉企業20家。集中更換市區污染嚴重、排放不達標的4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面推廣水煤漿減排技術,完成了市區內12臺燃煤鍋爐更換成水煤漿鍋爐的目標任務。污染減排促進了全市環境質量保持較好水平。市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為96.44%,與上年持平。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6.7%。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85.91%,比上年提高4.09個百分點;重點工業企業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為96.56%,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重點工業企業二氧化硫達標排放率為81.67%,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為99.06%,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建成區煙塵控制區9個,煙塵控制區面積為193.1平方公里;建成區噪音達標區13個,噪音達標區面積為128.6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總量保持平穩增長。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戶籍人口達691.69萬人,比上年增加8.18萬人,增長1.2%,其中市區人口263.89萬人,增加4.12萬人,增長1.59%。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82‰,比上年上升0.37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3.37‰,比上年上升0.1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8.46‰,比上年增加0.19個千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增長。據抽樣調查,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446元,比上年增加2569元,增長19.9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669元,增長35.35%。農民人均純收入4001元,比上年增加539元,增長15.5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115元,增長17.11%。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9377元,比上年增長18.51%。城鄉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據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2.5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3.21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繼續增加,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空調器134.41臺,家用電腦90.42臺,移動電話214.02部,家用汽車11.35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99.6臺,摩托車69.7輛,移動電話109部,家用電腦7.46臺。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社會福利和救助力度加大。全市參加養老保險的企業9877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3.4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5.6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8.42萬人,工傷參保人數30.97萬人,參加社會統籌的離退休人數13.23萬人,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3.25萬人。全市社會福利機構779個,增加54個,床位11311張,增加266張,收養人數8962人。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2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51萬人。
|
原標題: / 編輯: |
推薦 |
“火鍋錦鯉”持續尋找中, 下一個火鍋 牽手老佛爺百貨,深業上城能“更上一層 這個冬天,來北京路相約“感恩2021”! 薇婭偷逃稅被追繳并處罰款13.41 星巴克確認兩家無錫門店違規;耐克收購 奈雪的茶六周年售出2個億;格力回應被 |
熱點內容 | 更多 |
08年福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南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昆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太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海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08年呼和浩特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招商拓展 | >>發布 |
鉅富中心大型商業中心、寫字樓面向全球 星光PLUS招商需求 中國首個沉浸式陽明文化旅游綜合體盛大 花樣年彩生活時代廣場 招商 |
培訓信息 | 更多 |
金牌店長執行力方案班(Ⅱ階) 開店拓展師培訓班 金牌店長執行力落地班(Ⅰ階) 連鎖運營團隊建設與管理實戰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