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劍出擊
在采訪中,貴陽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打擊此類假冒侵權案件線索并不少,但操作起來,對公安部門來說非常困難。難點關鍵就是針對這個涉假物品的鑒定上,針對國外的這些高檔的知識品牌的一些商品,工商部門、質檢部門,目前沒有辦法對國外的這些產品進行鑒定是否真偽。
由于從外表看,查獲貨品與真品極其相似,警方只能與被侵權公司聯系。而這次涉及到的LV,GCUCI 香奈兒等品牌,只有LV出具了假貨的鑒定報告,其他品牌至今沒有任何回復。而如果警方在規定的時間內,仍沒有其它證據,就只能對嫌疑人取保候審,或變更強制措施。
記者在LV中國公司了解到,購買真正的LV,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去高檔商場中的LV專柜臺購買,二是到經過LV授權的網站上購買。而其他渠道是不可能購買到LV的產品。那么在這里隨處可見的LV又是從何而來呢?
知情人小李去年也曾經從事過售假生意,他透露,從事這行門檻極低,當時他在網上搜了一下,跑了兩趟廣州就做了起來。幾十塊的做工肯定是一般的,好一點的可能要兩三百,四五百這種,最貴的就是上千的了,那就是很好很好,
小李告訴記者,幾乎全國各地的人都去廣州進貨,而貴陽現在做這一生意的也越來越多。現在可能大概有三百家吧,這種大大小小的平常看得到看不到,有的也比較隱蔽這些。
雖然貴陽有幾百家競爭對手,但只要有了豪華的裝修和優越的酒店、寫字樓環境,生意并不難做。小李告訴我們,有些時候,消費者進來就直接問有沒有A貨。他們也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個心理,一般也會順著消費者的心理,來推銷自己的假貨。他們會說產品是是走私的,或者是從真包店里面流出來的,或者是廠里面有的像服裝他會就像服裝那種,這單貨可能有點瑕疵,沒有拿到正規的專賣店去賣就流出來的這種貨,但肯定是真貨,可能會以這種方法來推銷產品。
貴州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副總隊長黃志偉告訴記者,制售假冒品牌的違法活動,已經在全國形成了一個生產源頭、網絡銷售和銷售終端的完整產業鏈條,而貴州僅僅是這個鏈條中的銷售末端:“我們只是現在打的是末端,以后就是打到源頭去,制假窩點,打到源頭去制假窩點把這個系統進一步地完善,以后就打到窩點去。鏈條式從生產的窩點,一直到銷售的末端,整個鏈條都要作為一個全程性的打擊。”
半小時觀察:假名牌為何成了“牛皮癬”?
曾經有這樣一個比喻,假冒名牌、知假售假尤如“牛皮癬”,線索很多,打擊麻煩,根治很難,現在看,“牛皮癬”這個比喻非常恰當。這些年,對打擊假冒名牌相關部門下了不少功夫,媒體也曾經做過多次報道,我們經濟半小時甚至還報道過假冒的世界奢侈品協會在國內招搖撞騙,至今也不見哪個部門對此問責。“牛皮癬”為何難治?原因之一在于人的免疫功能出了問題,治標無法治本。打擊假冒偽劣犯罪同樣如此,需要從日常監管、重點打擊、清理源頭等多方面入手,標本兼治,為百姓營造一個越來越好的消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