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GDP同比增長10.3% CPI同比增長3.3% 昨日公布的2010年GDP和CPI雙超預設目標,顯示國內經濟增長強勁。但樂觀數據未能感染投資者,市場擔心經濟增長超預期,緊縮步伐亦會更強更大。受此影響昨天滬指跌幅超過2.9%,A股自去年11月中以來最大跌幅逾15%。 解讀GDP 過熱風險仍較大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2010年GDP同比增長10.3%,CPI同比增長3.3%,均超過預設目標。其中去年四季度經濟擴張明顯超越預期,使國內經濟復蘇中的底部提前度過。 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中國經濟增速由回落趨于穩定,去年GDP增長中投資和消費的貢獻率為92%。“經濟增速的緩慢回落,是一種近乎完美的‘軟著陸’。” 201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9.8%,明顯比第三季度的9.2%增長速度要快。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與喬虹認為,第四季度強勁的GDP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原因是,貨幣政策放松使國內需求的持續加強,此外外需的改善及為產能控制的松綁都令第四季度的GDP大幅上漲。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認為,第四季度GDP增速強勁,過熱風險依然較大。家庭收入增長遠遠落后于增速,城市家庭收入第四季度增長7.8%,農村家庭收入增長10.3%。在現行高通脹環境的背景下,加快居民收入增長將是政府最需要努力的一個方面。 對于全年的GDP增長大大超過年初8%的目標,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不能太高興”,政府肯定會采取政策讓增速有所下降,因為速度和質量往往不可兼得,而眼下增長質量更加重要。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則表示,雖然年度GDP與CPI數據均高于年初目標,但這都在市場預期之內,并不表示現在經濟過熱。 解讀CPI 增速回落但并非拐點 2010年12月CPI增長4.6%,通脹率雖有回落,卻不標志著拐點出現。分析人士認為,今年1月通脹可能超過5%,進一步緊縮貨幣勢在必行,政府有足夠理由再次借由存準、利率和匯率等手段遏制通脹。 姚煒認為2010年12月份的CPI指數在政府高壓政策下回落,通脹在2011年1月和2月仍然會抬頭。數據顯示非食物類通脹會繼續走高,年增率從1.9%上升到2.1%。這使市場對整體價格通脹上升憂慮加劇。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黔則表示,通脹將因為經濟繼續好轉,家庭收入增長,消費也將加速,因此通脹將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上升,因為早在去年12月底,由于寒冷的天氣,蔬菜價格已經開始上升,預計在今年年中達到頂峰,全年通脹率高達4.6%。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也表示,預計未來通脹會出現階段性回落,但考慮到流動性的滯后影響,以及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等因素,預計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物價可能還會面臨較大壓力,大概在5%~6%之間。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預計今年CPI高點將出現在上半年,預計一季度的CPI可能達到4.6%左右。 譚雅玲也認為CPI回落僅僅是間歇性的,除了調控政策起到的作用外,也因為到了年底信貸投放受全年額度約束有所減少,投資也有所回落。譚雅玲預測,2011年全年CPI漲幅可能達到7%之高。 相關報道: 2010年宏觀經濟數據20日“出爐”,經濟增速和物價漲幅均超出預期。中國證券報認為,當前通脹性質已經改變,物價上漲更多是成本推動所致,不再僅是貨幣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宏觀調控應多管齊下,有的放矢。 上周大盤處于震蕩整理格局,上有2830點附近的年線壓力,下有2790點附近的半年線支撐,成交縮減至地量水平,反映出臨近春節以及2010年12月經濟數據披露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再過幾個小時,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010年全年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消費者價格指數等核心數據將一一揭曉。中國之聲對話經濟學家,為您提前預測:2010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能否告別此前兩位數高增長?通脹預期會否降低?政府穩物價的調控政策未來面臨怎樣挑戰?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經濟數據顯示,2010年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初步測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