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的電視;在愛馬仕米蘭的零售店選購瓷器、布料和家居用品;入住蘭博基尼開設的酒店;約朋友在香奈兒的餐廳吃飯;去范思哲酒店喝杯咖啡……盡管初聽起來讓人驚訝,不過,這正是“不甘寂寞”的奢侈品牌們的新玩法—“跨界”。 如今,幾乎所有的奢侈品牌已將觸角伸出傳統領域之外,家居、酒店、工業設計、飲食、甚至汽車等領域,放眼望去都能看到奢侈品牌的身影。 緣何大牌們如此熱衷于“跨界”?手握世界時尚潮流權杖的他們到底在忙什么? 無美食不時尚 國際大牌的跨界拓展從來都能給人萬分的驚喜,如今,普拉達(Prada)也帶來了它的跨界制作—收購了一家老字號的米蘭甜品店Pasticceria Marchesi。據英國《每日電訊》消息,Prada收購的這家甜品店是一家有著200年歷史的資深糕點世家,目前它已經擁有該店母公司Angelo Marchesi Srl 80%的股權。 而收購甜品老字號并不是普拉達一時的心血來潮,去年的此刻,它正在和全球最大的奢華品集團LVMH搶著收購另一家百年咖啡店,最終LVMH擁有了這家意大利米蘭咖啡館Cova的多數股權。 美國公益時尚品牌TOMS也來美食圈湊熱鬧,推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據消息稱,這個一直秉持公益思想的時尚品牌對外表示:每出售一袋標價12.99美元的咖啡,就向飲用水匱乏地區的一個人捐贈可使用一周的潔凈飲用水。 愛馬仕(Hermes)則在韓國首爾擁有一家咖啡店,從建筑格調到一張紙巾都保持與品牌一致的設計感,極具品牌烙印。 同樣對咖啡店情有獨鐘的還有奢侈時裝品牌古馳(Gucci)。2013年8月5日,上海iapm廣場迎來內地首個古馳咖啡店。此前,古馳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和日本東京開了咖啡店,店面裝修極盡奢華風。 有意思的是,在東京銀座的古馳咖啡店內的鎮店之寶并不是咖啡,而是用來搭配咖啡的古馳巧克力,還配有提拉米蘇、立方體巧克力、有機烤蔬菜、卡布奇諾等美味食品。 香奈兒(Chanel)的Beige餐廳也選擇開在日本銀座。餐廳內飾以香奈兒經典杏色為主調,外圍大廈的顯示牌則是配以數百個香奈兒的logo,同時在菜譜上聘請米其林大廚跨界合作,依據時裝設計的原則把食物以系列的形式呈現在食客面前,菜單會像時裝一樣隨著季節改變而調整。另外,餐廳還提供以“香奈兒”經典綾紋為靈感的招牌甜點,配以金箔點綴。Beige餐廳吸引了一大批香奈兒服飾的追隨者,進入香奈兒餐廳就餐的女士往往就身著香奈兒的套裝。 筑起“街頭奢侈品” 時尚大牌們還建筑起了一個個永不過時的街頭“奢侈品”—高端酒店,里面裝滿了住客們關于品位與風雅的夢想。 早在1997年,菲拉格慕(Ferragamo)家族就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開設了第一家倫卡諾酒店。倫卡諾并不標榜自己的“Ferragamo”血統,而是以獨特銷售主張樹立典雅高貴的品牌形象,目前該品牌旗下已擁有9家酒店。 Versace則在2000年斥資3億美元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建造了奢華的范思哲酒店,流光溢彩的裝潢和紙醉金迷的享樂主義調子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膜拜者”入住。 2004年,寶格麗(Bvlgari)與萬豪(Marriott)酒店集團推出了米蘭寶格麗酒店。隨后又在2008年、2012年先后建成寶格麗巴厘島度假村及倫敦寶格麗酒店。從酒店內部陶瓷、銀器,到浴巾、香皂的選擇上,處處透露著這個珠寶世家一脈相承的藝術品位。 以鮮明圖案和亮麗色彩知名的意大利品牌Missoni于2009年攜手Rezidor SAS酒店集團,在愛丁堡開設了首家米索尼酒店,之后又分別在科威特、蘇格蘭和迪拜開設了幾家酒店。與奢侈品牌酒店慣常的奢華做派不同,體現的是一種溫馨熱情的家庭氛圍。 2010年,阿瑪尼(Armani)在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內開設了首家酒店,160個房間占據了迪拜塔的8層空間。年逾7旬的喬治·阿瑪尼親自監督了整個酒店的設計細節。事實證明,他一貫的極簡風格與紙醉金迷、繁復奢華的中東取得了奇妙的平衡。 看似不同的行業,往往有許多共通之處,奢侈品牌與奢華酒店似乎天生是一對“姐妹”,他們擁有相近的高端客戶。因此,奢華酒店也成為奢侈品牌跨界的終極理想。
|